2011年6月4日 星期六

0.5公分的意義

這幾天0.5公分這個詞很紅
讓很多父母非常擔心
更讓許多媒體抓緊機會大書特書
今天在回顧去年與朋友討論那時環保署長提出六輕十年雲林人壽命變長的事
朋友轉貼一篇評論此新聞的部落格文章
當時對這部落格文章的看法
如今再拿來放在0.5公分這則新聞上似乎也頗適用

評論者自己的立論也有很大的問題, 而且是常見於自以為實驗研究法才是科學的唯一論者, 有幾件事必須想清楚: 
1.實驗研究法只是量化研究的一種, 並不是量化的研究就叫"實驗"或"量化實驗", 且為求推論因果, 須講究嚴密地控制變因, 但用在社會現象研究上是幾乎不可能達成, 因此, 社會科學的量化研究多是採用準實驗, 相關或調查來取代; 
2.既然實驗研究很難在社科上實現, 所以透過現況調查、建立Model(如SEM或meta-analysis)或者質性詮釋相對來說是比較有意思的, 若用一個可能沒有意義的方法去評述覺得沒有意義的事在邏輯上是個弔詭; 
3. 實驗研究是實驗研究, 相關研究是相關研究, 兩者在研究法上所代表的意義不同, 可推論性也不同, 混在一起講不是件好事; 
4.研究方法沒有高不高級之分, 只有適不適用之分, 還有就是甘願冒的error risk有多高而已, 有位高人曾經有篇文章N=1一樣上頂級期刊; 
5. 數據的援用與詮釋本就見仁見智, 當官的有當官的立場, 但良知和意識型態就真的很難說了

沒有留言: